logo
APP下载

绿动地球

真正的海洋怪物,藏在你的日用品里
牧羊
塑料微珠,占领地球。

三年来,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戴安·威尔逊(Diane Wilson)和几位志愿者每天早晨都会准时出现在墨西哥湾沿岸。

 

她们有时在沼泽地里来回走动,有时在鹅卵石沙地上不停翻找,又或者在湖上泛舟。

 

然而,她们并不是悠闲的郊游者,而是在寻找被称为“Nurdles”的塑料微珠(微塑料颗粒)。

 

不用怎么翻找,用来收集的袋子便装满了——这种长度小于5mm的塑料碎片到处都是。


微塑料,也被称作塑料微珠、塑料微粒。/图虫创意


尽管微塑料污染占塑料污染中很大一部分,它们却没有像塑料瓶、塑料袋和其他废弃塑料制品一样受到广泛的关注。

 

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海洋科学家理查德·汤普森在海滩上发现了成堆的大米大小的塑料碎片,于是创造了“微塑料”这个术语。

 

在随后的几年里,从马里亚纳海沟底部到珠穆朗玛峰顶峰,塑料微粒从未缺席。

 

而我们不仅无处可逃,还在不知不觉中快速生产和吃进更多微塑料。

 

微塑料早已流入生态系统中。/纪录片《塑料海洋》剧照


它藏在我们每天都会摄入的食盐里:

 

无论是海盐、岩盐、井盐还是湖盐,研究人员在来自五大洲38个不同国家的128个品牌的商业盐中,都发现了塑料微粒。

 

它存在于我们每天洗漱、饮用的自来水里:

 

201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自来水样品中塑料微粒的总平均值为5.45个/L。所有国家中平均值最高的是美国,为9.24个/L。


大多数自来水样本中都检测出了微塑料颗粒。/ Anthropogenic contamination of tap water, beer, and sea salt


它们更多地藏在你每天洗脸洗澡使用的日化产品中:

 

以聚乙烯为原料的塑料微珠,可用作日化产品中的去角质剂。使用完毕后它们并不会消解,而是畅通无阻地穿过污水过滤系统,进入海洋。


玻璃瓶中是从洗护产品中过滤出来的塑料微珠。/Greenpeace


如果不是因为在人们常吃的海鲜中找到塑料微粒,人类或许还未意识到问题已经如此严重。

 

比利时根特大学和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贻贝样本中发现了900个塑料微粒,而这个数据在一份大虾中则是惊人的 9000个。

 

难以排出的塑料微粒在动物体内顽固“生存”,并顺着食物链完成生物富集的流程,最终以更高的毒素浓度进入人类的身体中。


塑料微珠沿食物链进行生物富集,最终回到了人类餐桌上。/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近年来,人类的肠道、血液、胎盘、肺部深处都陆续发现了塑料微粒的存在。

 

《聚合物》(Polymers)期刊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科学家首次在人类母乳中发现了塑料微粒的存在,其对婴儿的潜在健康影响目前仍未可知。

 

几则新闻看下来,我仿佛感觉自己血管里也流淌着几颗塑料微粒,正在跟随我的血液流遍全身。

 

连忙去检查了一遍自己目前使用的护肤品,发现成分中并没有含“聚乙烯”,并暗自承诺以后也要注意不购买含塑料微珠的日化品,心里才好受一点。

 

值得庆幸的是,为了避免塑料微粒的不断增加,人类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了。

 

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其中第三类淘汰类中规定:“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到2020年12月31日禁止生产,到2022年12月31日禁止销售。”


护肤品中的塑料微珠,你有在意过吗?/搜狐新闻


全球日化行业的不少品牌也已承诺不在产品中使用塑料微珠。

 

科学界也已在研究更加有效的降解对策,而且确实找到了一些可行之道,如黄粉虫、霉菌等。

 

事实上,即使现在停止生产新塑料,未来几年微塑料的数量仍将继续增加。

 

世界经济离不开塑料制品,而环境中已经存在的大量塑料也仍会不断地分解为更小的、更难处理的塑料微粒。

 

因此,你我所能做的事情仍是最简单的:减少含塑料微珠产品甚至塑料制品的消费,并在不得不“自食其胶”的同时,等待技术进步。


每年有1220万吨塑料垃圾涌入海洋,其中有95万吨来自化妆品、织物、工业制造产生的微塑料颗粒。/Eunomia


从小到大,保护环境的呼吁相信大家都已经听了无数次了,而阻止大家迈出第一步的可能还是“不了解”。

 

不了解这对我们的世界意味着什么,不了解为什么需要我来做,更重要的是,不了解自己可以怎么做。

 

那么,不妨试着从“去了解”开始吧。

 

因为了解伴随着关心,而关心最终能孕育出改变。

 

诚然,我们需要全力保护环境,但这不是因为地球需要我们的拯救,需要被拯救的从来都是我们人类本身。



参考资料
[1] Gardiner, B. (2022). How a Dramatic Win in Plastic Waste Case May Curb Ocean Pollution. National Geographic.
[2] Kosuth M, Mason SA, Wattenberg EV. (2018). Anthropogenic contamination of tap water, beer, and sea salt. PLoS ONE 13(4): e0194970.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94970
[3] Parker, L. (2022). Microplastics are in our bodies. How much do they harm us?. National Geographic
[4] Mason, S. A., Garneau, D., Sutton, R., Chu, Y., Ehmann, K., Barnes, J., … Rogers, D. L. (2016). Microplastic pollution is widely detected in US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efflu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18, 1045–1054. doi:10.1016/j.envpol.2016.08.056
[5] Plastics in marine environment | Eunomia


新周刊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本文作者

牧羊
牧羊
MORE

评论62

Rao
护肤品里面好常见啊感觉 不敢用了
10-17 03:05
随沧
有点好奇,这个人类做出来的微塑料最终会对人造成什么影响呢?
10-16 12:09
cheese哟
我说这些科学家与其指望有降解微塑料的微生物还不如想办法人为降解,毕竟人是最聪明的动物,总不能靠过滤水中微塑料吧,其它动物怎么办​
10-14 18:28
小黄鸭
塑料袋的发明,其实为了环保,因为它比纸袋耐用,然而现在看来真是讽刺​
10-14 18:28
夜莺与玫瑰
洗衣服也产生大量微塑料,那我们不要洗衣服了啊
10-14 18:10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

推荐阅读

    社会
    原创
    地球的“大破洞”,终于要补上了
    34点赞·0评论
    文化
    原创
    《阿凡达2》后劲最大的,不是人
    36点赞·0评论
    旅游
    原创
    我们头上的星空,早已不是净土
    28点赞·0评论
    城市
    原创
    最有江湖气的城市,被鸟儿挤爆了
    40点赞·0评论
    文化
    原创
    这是撒泼,不是环保!
    39点赞·0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查看更多文章
绿动地球
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商务合作公司公告加入新周刊
©2021 neweek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内容归属广东新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以商业目的使用网站内容需获许可
粤ICP备16113305号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681号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