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
南海丹灶苏村人,是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戊戌变法”的主要发起者。他是闻名全国乃至海外的佛山历史名人。
李小龙
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祖籍顺德均安。其功夫师承同样来自佛山的叶问,习得咏春拳功法。
李小龙根据咏春拳特征,集合百家功夫之所长,融合世界各国拳术,以咏春拳、拳击、击剑作为体系,加上大量中上段踢法,独创出一种名扬海外的武术——截拳道。
黄飞鸿
生于佛山,是清末民初有代表性的洪拳大师、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著名中医。
他三岁随父学武,七八岁时跟随父亲闯荡江湖,以卖艺为生。双飞砣、铁线拳、虎鹤双形拳、工字伏虎拳、四象标龙棍、五郎八卦棍等,都是他的绝技。
叶问
咏春拳宗师,广东佛山人。叶问一生收徒无数,弘扬中华武学,传播咏春拳法,在中国武术界享有盛名。
现在,全世界有200多万人练咏春拳。叶问逝世后,门下弟子一致推崇他为咏春派一代宗师。
詹天佑
佛山南海人,幼年就读私塾,12岁成为中国首批赴美留学的学生之一。
他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被周恩来誉为“中国铁路之父”,并有“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他创办了中华工程师学会,致力于工程技术的著述和标准的制定。
潘玉书
南海九江河清村人,是清代光绪至民国年间的陶艺名家。
少年时的潘玉书随父潘锦之在佛山“粤华轩”店铺做“绸衣公仔”,由于爱好石湾陶瓷艺术,14岁的他开始暗地师从黄炳学习陶瓷技术,后来又从学于陈渭岩,成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石湾陶艺一代宗师。
马师曾
顺德桂洲马地桥人,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被称为“粤剧泰斗”“一代伶王”。
他在长期粤剧表演实践中,独创出被粤曲艺术界一致评价为“史无前例,后乏来者”的“乞儿喉”及“马腔”粤剧唱腔,代表曲《余侠魂诉情》至今仍被广泛传唱。
王影
佛山文艺创作研究室原副主任、《佛山文艺》副掌门。1983年起,他以笔名“戊戟”开始创作武侠小说,创作完成《武林传奇》《江湖传奇》等12部中长篇传奇小说。
杨国强
对于地产界来说,碧桂园模式耳熟能详。碧桂园老板杨国强年幼时家中清贫,他白手起家创造千亿资产,让碧桂园享誉国内外,其经历可谓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发家缩影。
何享健
何享健于1942年出生在佛山顺德北滘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68年,他集资5000元开始了创业之路,后来成为美的集团创始人。
经过多年努力,何享健将美的打造成中国家电行业的超级巨头,其产品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堪称“全国家电品牌”。
梁家辉
祖籍佛山,曾获得第2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第14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最佳男演员、第4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等,被称为“影帝”。
张智霖
张智霖是香港影、视、歌三栖知名艺人,祖籍佛山南海,20岁时被星探发现,以歌手身份出道,夺得香港十大劲歌金曲奖,一举成名。
如今52岁的张智霖依旧保有少年的模样,是“大湾区哥哥”其中一员。
周嘉欣
佛山“黎家狮”自清代道光年间开业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以家族传承为主,周嘉欣是黎家狮第六代传承人。
作为黎家狮年轻一代的传承人,她一直坚持到学校以及各社会机构推广狮头扎作技艺,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项非遗项目的魅力。
尤学尧
尤学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舟说唱的代表性传承人,龙舟说唱又称“龙舟歌”或“唱龙舟”。
尤学尧十六七岁时与龙舟说唱结缘,拜师老龙舟说唱艺人尤振发,每天随师父挨家挨户唱龙舟,逐渐掌握了说唱腔调和锣鼓技艺。
黄宏宇
黄宏宇是新一代佛山彩灯市级非遗传承人,是佛山彩灯国家级传承人杨玉榕大师的儿子。
黄宏宇公司制作的彩灯经常在香港的维园、文化中心、九龙公园等地展出,受到市民欢迎。
在弘扬彩灯的同时,黄宏宇创作了不少有创意的彩灯跨界融合产品。2020年,他参与了《国潮手艺人》中佛山彩灯专题的拍摄。
他把传统手艺搬上了网店,让更多海外游子买到家乡的“思念”。
陈永才
陈永才是佛山剪纸大师,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广东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他的作品以线条纤细流畅、玲珑剔透、富含时代特征见长。
“刀、笔、墨、彩,剪出春秋”,这八个字是陈永才对自己艺术生涯的概括。
周皓晖
2013年,几位志趣相投、背景多元的服装行业从业者,在佛山合伙成立银鳞堂公司,周皓晖是合伙人之一。银鳞堂打造以龙狮文化为特色的潮牌HEA,以“醒狮”为标,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陈英杰
1991年出生于佛山顺德。他把涂鸦画出了中国风,将国画和涂鸦玩到极致,开辟了新的艺术体系,惊艳全球。他被美国Complex杂志评选为“25位一定要认识的中国当代艺术家”。
周敬雄
70后文创设计师周敬雄出生于佛山禅城,从业近20年,拥有“得米得食”幸福生活新国货文创品牌创始人、原创IP“飞鸿猫”主理人、“非遗喜来鸟”文创孵化计划发起人等多重身份。
他将传统文化、怀旧场景及风格融入原创产品中,玩出熟悉又另类的设计,是佛山文创设计圈内颇有影响力的本土设计团队。
小勤
2022年,粤剧文化首个虚拟数字人“小勤”在佛山亮相。
“小勤”的原型是非遗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佛山粤剧院院长李淑勤。
在未来的粤剧院、粤剧博物馆等项目中,“小勤”将给公众做导览,在更多的线上、线下互动场景中,走进互联网新生代的生活,向新一代网络潮人传播岭南广府引以为豪的文化家珍——粤剧。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