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APP下载

极客实验室

友宝的“智慧零售”,真没多少技术含量
李直人

友宝又双叒要上市了,这次的目标是港交所。


作为无人零售领域“龙头老大”的友宝,在这之前已有两2次申请上市的经验。2016年2月,友宝在新三板挂牌。但友宝并不满足止步于此,同年12月,友宝把目光移向了创业板。


琳琅满目的无人售货机。/视觉中国


为了全力做好创业板上市准备工作,2019年,友宝在新三板主动摘牌。但这一系列努力最终败北,2021年2月,友宝被迫终止了上市辅导。


创业板上市败北的背后,是友宝盈利不佳的结果。


要知道,友宝在无人零售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是第二名的2倍,累计可识别的交易用户数达到了3.2亿人。而且,友宝从2011年开始就已经入局无人零售领域,之后还连续获得了来自蚂蚁集团、春华资本等机构在内的8轮、总计数十亿元融资。


然而,一轮又一轮的融资,并未带来理想的收益。尤其从2020年到2021年,友宝一共亏损了将近14亿元。友宝将其归结为疫情影响,但疫情前的2019年,友宝的净利润也只有3964.9万元,相比起覆盖31省份288地市的营业版图而言,这一利润堪称“骨感”。


按理说,无人零售能省去不少人力成本,而且无人柜机占地面积小,场租也不高。在国外,无人售货机被称为“24小时不间断带来财富的机器人”。


无人售货机一路扩展品类,连蔬菜都成了交易对象。/视觉中国


尤其在日本,平均每29人就会拥有一台无人售货机,而我国这一数值是每5000人一台。看起来,我国的市场潜力应该不低,问题出在哪里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恶性补贴。关键节点是2017年,这一年,数十家无人零售企业累计融资额超过30亿元。


其中,一家无人零售品牌“果小美”用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5轮、总计超5亿元融资。创始人闫利珉表示,别人卖4元的商品,他可以卖2元,在扩张的阶段,他甚至愿意以负毛利为代价将对手清除出去。


闫利珉的想法,也是一众竞品的想法,谁都想把对方清除出去,于是开始打价格战、补贴战,结果融资的钱很快被烧完了,用户的使用习惯还没有培养起来。


毕竟购买饮料、零食的渠道太多了,尤其是大中型城市,楼下的便利店不到百米就有一家,还可以网购。人们到无人零售机买,就是因为便宜。当它不再便宜的时候,那种独特的吸引力也就一并消失了。


移动支付兴起,让无人售货变得更为容易,因为不用找零了。/视觉中国


而面对如山一般的营运成本,无人零售厂商们只能裁员、撤点,直至倒闭。


友宝能从这场行业洗牌中幸存,殊为不易。但曾经热闹的赛道,已经不再是资本眼中的香饽饽。友宝必须拿出点狠货来,推出新模式才能重新赢得资本宠幸。


这些年,友宝也推出了不少新模式,首先在概念上拥抱智慧零售,在无人化的基础上推出了数字增值服务——其实就是大屏互动广告,但这一业务带来的营收并不高,占比只有个位数。另外,它还跨界推出了迷你K歌房,这项业务的利润贡献率更低。


其实智慧零售并非无法玩出新意,也不是不能吸引消费者眼球。联想旗下的来酷门店,就结合元宇宙、新零售等概念,以线上线下全场景营销为模式,成为了千亿级别的独角兽。盒马鲜生研发了AI视觉秤技术,0.8秒就可以识别出物品并自动称重。


智慧零售也需要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资本青睐的也是这个。


智慧零售,玩法为表,研发为本。而友宝在研发上,显然落后了。


2019—2021年间,友宝的研发成本连年下滑,到2021年,研发成本仅仅占到总成本的1.4%。而友宝在招股书中自称“拥有卓越的研发能力”。


这是不是有点吹过头了?既然要上市,还是要对投资者负责。多点真诚少点套路吧!

新周刊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本文作者

李直人
李直人
直尺的直,男人的人。
MORE

评论31

TAKA
这种智慧零售模式确实没什么新意,我觉得还是把售后服务做好
06-09 18:57
kk
友宝就是一个以零售为支点,建立大街小道中的“淘宝”
06-09 18:31
mingbaile
我也想在家乡小县城做,但是听说办理营业执照有点麻烦
06-09 17:24
来碟茴香豆
请问友宝售货机有人工服务吗,之前申请退款,一个月还是待处理
06-09 17:06
🥰
我们这里的友宝为了宣传已经开始走拼多多送钱的路子了
06-09 16:42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

推荐阅读

    商业
    原创
    iPod停更,这回“爷青结”了
    22点赞·0评论
    商业
    原创
    再见!卡顿的安卓手机
    37点赞·0评论
    商业
    原创
    再说新能源车省钱,我跟他急
    16点赞·0评论
    生活
    原创
    手机界的天花板,非魔改iPhone莫属
    23点赞·0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查看更多文章
极客实验室
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商务合作公司公告加入新周刊
©2021 neweek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内容归属广东新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以商业目的使用网站内容需获许可
粤ICP备16113305号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681号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