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APP下载
一定要吵哪部春节档电影最好看吗?

(本文转载自我要WhatYouNeed)


新年快乐,朋友们。去看电影了吗?


这种“院线电影有得挑选”的感觉实在久违了,也很高兴看到电影票房上涨,电影院可以多活一会了。只是,我在电影院一天看了 8 个小时之后,有点后悔自己期待太高。


秉承着“每一部电影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观众”的中心思想,我们会分别从“推荐看的人群”和“不推荐看的人群”两个角度,分享除了大年初一写过的《深海》之外的 5 部春节档电影。

 

以下分享较为主观,有强烈个人喜好,判断标准里排位最高的是“有没有讲一个好故事”。也欢迎你,分享你喜欢的春节档电影。


注意
本文有轻量剧透
不喜欢剧透的可以止步了

推荐人群
科幻爱好者
视觉特效爱好者
作为非科幻爱好者,我也觉得《流浪地球2》整体上是值得看的。
 
它是《流浪地球 1》的前传,太阳危机爆发,地球必须离开太阳系,故事从“人类是如何决定开始流浪的”讲起。
 
你应该也听说了它的视觉效果,超出想象力的太空电梯,月球核爆,还有 60 小时制的时间计算都喂饱了我对科幻的想象。
 
比起为了人类拯救地球这种无由来的话,我更喜欢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用帮助地球度过难关换可以看到自己的女儿过完一生这个设定。

他的妻女因车祸过世,在他编写的四维空间里,女儿丫丫经历了无数次迭代还是只能“活” 2 分钟。出于自己的私心,他促成拯救地球这样的大事。
 
《流浪地球2》也是浪漫的,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在月球上向女朋友求婚,他举起戒指,透过戒指的洞,望过去,是湛蓝色的地球。
 
他把戒指戴在了地球上,仿似一场对地球的告白。

不推荐人群
反感被集体裹挟的朋友
坐不住的朋友

电影里,也有一些场景可能会让你皱起眉头。比如最后的任务面临失败,地球即将毁灭,剩下几天时间,有人说,珍惜这几天时间回家陪陪家人吧。
 
但驻联合国的周主任却表示“我们的人一定行”,要求要按下可能会让地球毁灭的按钮,前面虽有暗示的铺垫,但观感上带着一种莫名的上帝视角。
 
173 分钟,时间是长得过分了,同时损耗掉了故事的紧凑程度。看下来,也还有一些可以删减的空间,比如刘培强的恋爱时间。
 

 
推荐人群
沈腾、岳云鹏笑点爱好者
张译、雷佳音演技粉

如果要在这里面挑一部合家欢电影,我会选《满江红》了,和其他几部相比,我坐在电影院里时,它的笑声是最密集的。
 
故事发生在岳飞死后四年,秦桧和金人会谈前夜,金人死在了秦桧驻地。易烊千玺饰演的副统领孙均和沈腾饰演的小兵张大,奉命寻找金人密信。
 
一个我比较喜欢的小细节是,电影的前两个小时,整体色调都被压得很暗淡,天光的亮度差不多是太阳还没出来的黎明,只有血、匕首上的宝石和小孩手里的樱桃是明艳的红。配上每一场戏过渡时的戏腔,仿佛在说这不过是舞台上的一场闹剧,所有人都暗藏着秘密与私心。
 
直到故事即将收场,色调突然恢复了正常,阳光明亮得吓人,戏腔也不再出现。
 
在电影行进到最后,全军朗诵“岳飞遗言”时,我升起了微妙的不适。后来翻影评,很多观众的槽点也主要集中在这一段。
 
但想起老爷子很早以前就在《张艺谋的作业》这本书里写过一句话:“我一开始就有这个意识,让自己迅速工具化。工具不是个坏词,有用是我们这一代人深入骨髓的价值感。”
 
这种不适又很快释然了。
 
这是一部很适合和朋友一起去看的片子。毕竟散场之后,你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讲,比如“满江红能不能手动调高亮度要看瞎了”“沈腾的微信步数应该很高吧”“张艺谋是不是会喜欢早读”。

不推荐人群
刚吃完饭比较困的朋友
 
《满江红》的睡点在前一个半小时。作为悬疑片来讲剧情推动太慢了,像一部明星集结的剧本杀综艺,先认认脸了;而作为一部喜剧片,包袱和包袱之间的间隔又太长。
 
必须承认有 10 分钟我睡着了,醒来发现,那个意料之内的反转还没演完。
 
且尤为贴心的是,背景音乐里持续穿插的豫剧会在进入真正的剧情后,音量突然拔高,能很好的起到闹钟作用:休息够了?起来看片吧。

 
推荐人群
不喜欢过年氛围的朋友
上海方言电影爱好者
非线性叙事爱好者
 
梁朝伟扮演的何主任走过一间间牢房,狗叫声此起彼伏,恍惚之间,电影的沉浸感让我忘记现在是在过春节。
 
这是一个关于战争,关于屠杀的苦难,关于间谍的故事。你可以相信导演程耳的拍摄手法,画面舒服,拍摄角度不凡——在镜子里拍,在水井里仰拍。
 
在程耳的一篇采访里,有一个角度很适合理解《无名》。他说:“我最初是想当个小说家,挺迷恋那种编织一个句子的快乐。”
 
《无名》就像是很多质感很好的句子(不是金句)堆叠。
 
比如黄磊多次表达的“我是软弱的人,不适应巨变的时代”,又比如叶秘书自陈:“我没有被团结的价值,只能一条路走到黑,说不定会杀出一条血路。” 这些句子让每一个人物都没有白白出场。
 
如果你喜欢程耳的拍摄技巧,享受不按时间顺序讲故事,不追求目的,那一定很适合看《无名》。
 
不推荐人群
在乎故事好坏的朋友

看《无名》的过程里,我的心理活动是这样:
 
“这个故事想表达什么?”——“不会只是想表达这个吧?”——“就真的只是表达这个啊。”
 
每一个人物都是一块好看的碎片,互相铺垫,只是反转和结局都在可以想象到的射程范围之内。
 
画面有质感却故事浅显,可惜。

推荐人群
对乒乓有情怀的爸妈
需要作文素材的中学生
 
一直在想,这部电影会打动谁。
 
坐进电影院的时候,早上 9 点半的场,零零散散地坐了几位自己来看电影的中年人,他们坐到片尾曲播完才离场。
 
乒乓在记忆里是带有滤镜的,作文素材都写过好几个吧。
 
违规被教练大骂离开国家队,雪地跑步到处跑步,海边做俯卧撑,是不是每一部体育类型片里都要出现这种情节。
 
可能受太多努力拼搏的教育,这些场景加上煽情背景音乐,会有一种“该感动了”的生理反应。
 
不推荐人群
厌倦热血故事套路的朋友
 
不知道这部电影经历什么,但是从呈现的结果上看,故事的比例是真的很奇怪,哪里都讲了一点,但哪里都没有讲好。
 
比如对比赛有心理障碍的选手,球场上的惊恐都拍出来了,可是如何克服的,全靠赢了比赛之后,教练的一番话就一笔带过。很重要的比赛,却不把镜头给选手,全靠现场解说烘托紧张氛围。
 
你可以准确地预判到,当他们努力训练,斗志昂扬之后,就必定要迎来一场失败,然后又重整旗鼓,最后赢了。
 
对了,电影的宣传文案是献给不被看好的人,个人觉得不被看好的人去看了可能会生气。电影里的“不被看好”,不过就是口头上戏谑两句,该有的机会和信任也没少。
 
看完唯一记住的是,邓超意外的正常。

推荐人群
无
 
不推荐人群
刻意煽情过敏者
对催婚有应激反应的朋友
 
《交换人生》的影院里小朋友的叫声此起彼伏。
 
这部时长最短的 110 分钟电影里,塞下了法治、家庭、爱情、女性议题、老人关怀、社会阶层的贫富差距等等题材。
 
想象一下:主线剧情虽然是追女生的浪漫喜剧,却无缘无故教育你们关心家里用微信的老人,小心被骗。(后面还教育别的事情)
 
剧本粗糙得就像 B 站不同分区的 up 主混剪了他们的年度视频一样,随便拉一个片段出来感觉都能接“如果喜欢记得一键三连”。
 
女主的妈妈为了躲避债务宁愿住院。检查出了结石,她一边抓着报告单走,一边对女主说:“你都 30 岁了还不相亲,妈妈身体里的一颗颗石头,就是对你一次次的失望。”
 
恭喜《交换人生》成为 2023 年首部我想请导演给我道歉的电影。在家里听还不够吗?让人花钱来被教育就过分了哈。
-

今年的春节档,口碑两级分化得特别明显。
 
有的电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观众吵到豆瓣评分显示“意见分歧较大”,暂时没有出分。
 
点开那些评论,你会发现大家对喜欢的标准都不太一样。在乎电影画面精妙程度的和在乎故事好坏程度的,一定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可能是去年撤档了太多电影,很久没有见到这种看电影的盛况,我对档期上的电影们抱着一种宽容的心情。
 
不要再吵啦,祝我们新的一年都有更多好电影看吧。


(本文转载自我要WhatYouNeed)



新周刊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流浪地球
满江红
张译
无名
狂飙
交换人生

本文作者

MORE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

推荐阅读

    娱乐
    讲真的,刘畊宏败给他,我不意外
    30点赞·0评论
    社会
    膨胀的山姆代购:搬空货架,月入10万
    24点赞·0评论
    文化
    莫高窟真的会消失吗?
    15点赞·0评论
    娱乐
    地表最强法务部,三个字
    16点赞·0评论
    社会
    年过60的他们,被工作挡在了门外
    15点赞·0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查看更多文章
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商务合作公司公告加入新周刊
©2021 neweek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内容归属广东新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以商业目的使用网站内容需获许可
粤ICP备16113305号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681号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