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APP下载

哈哈俱乐部

你好像有点那个“文字讨好症”
brotherkai

 

你有“文字讨好症”吗?

 

最近,脱口秀演员杨蒙恩,凭一己之力让这个词汇上了热搜,引起不少人的共鸣——

 

所谓的“文字讨好症”,就是人们在线上聊天的时候,会字斟句酌地修改聊天词汇,增加一些语气词,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让它看起来“更舒适”。

 

常见的搭配包括但不限于:

 

嗯 → 嗯嗯.gif

好的 → 好滴 好哒 好的呢

收到 → 收到+emoji

 

“表情包,没有你我怎么活啊! ”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会相视一笑,脑海中浮现出相应的人或群聊。

 

而根据“病情发作”的严重性,“文字讨好症”也分为不同的程度和等级:

 

初级“文字讨好症”患者,在回复他人聊天的时候,还在拿捏“哈哈”与“哈哈哈哈哈”之间的分寸;


中级“文字讨好症”患者,则会带有一些强迫行为,但凡遇到朋友或同事聊天冷场,总是忍不住要发一个表情包收尾;

 

终极“文字讨好症”患者,则将“病情”扩散到文字以外的肢体语言中,常见的例子是“讨好型加班”——不少网友指出自己下班后仍会逗留在工位上,“摸鱼式”敲键盘、用余光观测上司行踪,伺机而动。

 

而“文字讨好症”的反面,则是“文字愤怒症”——


有网友总结,在聊天时冷漠地打“收到”、扣“1”,这些看似正常的字眼,暗含患者最后的挣扎。

 

 

此类“患者”并不少见。


在真人秀节目《仅三天可见》发起的一项投票中,90%的人表示自己是“讨好型人格”,而70%的人认为这样非常累,每天都像是戴上了“痛苦面具”:

 

其实,对于习惯在聊天中使用语气词的人来说,这本就是一个悦人悦己的礼貌行为,也并不存在任何“讨好”的问题——

 

所以这种受人欢迎的说话方式,才会成为“文字讨好症”的效仿对象,但只有使用者本人清楚,字里行间多出了一丝小心翼翼的成分,让自己心累:

 

主持人杨迪便分享过自己的经历,认为长期的主持工作让他们变成了“讨好型人格”,经常主动成为嘻嘻哈哈的氛围组,但背后“不是真正的快乐”。

 

另一方面,不真诚的“文字讨好症”,反而也容易让他人困扰,感到阴阳怪气。微博上有不少高赞讨论指出:“工作永远糊弄,回答永远嗯嗯,能不能少点话术、专注工作?”

 

 年轻人,不走心啊。


那么,我们要如何缓解自己的“文字讨好症”?这里给出2个不靠谱方案:

 

第一种方法是“打不过就加入”——


如果注定要“讨好”他人,不如把它进阶成“糊弄学”:准备好一套万能聊天模板,在任意聊天场合中来去自如,大家心照不宣、看破不说破;

 

第二种方法是,不妨试一下“文字讨打症”——


不刻意使用语气词、有一说一;不当氛围组,拿出那英、周迅在《脱口秀大会》里的气势,不想笑就不笑,改改“替别人尴尬”的毛病。


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

 

文末交流:你有过“文字讨好症”吗?

 

 用魔法打败魔法!

新周刊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本文作者

brotherkai
brotherkai
大家一起往死里笑吧
MORE

评论101

温特
确实
10-16 01:07
小狗东京塔🐶
还是怕被人排挤说闲话
10-13 00:15
世子
2
我觉得评论区有一位网友说的很对,我是“文字礼貌症”
10-12 07:07
阿米爱吃豆腐脑
1
主要是微信沟通,打字给的那种语气很容易让人觉得生硬。我都是加个表情包缓解一下气氛……
10-12 01:20
zero love
我直接发语音,很多事情用几个字表达不到位那个意思
10-01 14:52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

推荐阅读

    娱乐
    原创
    我和AI聊了聊爱情,发现它确实很懂
    27点赞·0评论
    社会
    原创
    人在宿舍,猫狗双全,勿cue
    64点赞·0评论
    生活
    原创
    各地的蠢萌兔子灯,笑不活了
    28点赞·0评论
    娱乐
    原创
    00后的撕伞学,怎么就火了
    39点赞·0评论
    娱乐
    原创
    这届年轻人,天天犯恋爱瘾
    242点赞·0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查看更多文章
哈哈俱乐部
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商务合作公司公告加入新周刊
©2021 neweek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内容归属广东新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以商业目的使用网站内容需获许可
粤ICP备16113305号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681号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