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APP下载

发现汉字

十个汉字里的中国
杜倩
打开汉字里的文明密码,再现古代人的生活日常。

 

 

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

汉字身世小档案
华,金文字形,是一个象形字。上面是花朵,下面是承托的花蒂。


花蒂上开出花朵,因此“华”的本义就是花。


花朵颜色艳丽,“花”又引申出“华丽”的意思,这就跟汉民族自称“华夏”接上了轨。


年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岁暮归南山》

汉字身世小档案
年,甲骨文字形,可会意为人头顶着成熟的庄稼回家。


上面是“禾”,像一棵沉甸甸的庄稼,下面是一个面朝左、手臂下垂的人。


古人庆祝丰收时,同时祭祀祖先神灵,这个节日就称为“年”。


今天我们所说的“过年”,也由此引申而来。


宝
如许多宝贝,海中乘坏舸。
        ——《诗三百三首》

汉字身世小档案
宝,甲骨文字形,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房屋,中间是贝,下面是成串的玉。


房子里面有贝有玉,会意为珍宝。“宝贝”的本义是珍贵少见的贝壳,后泛指珍贵的东西。


大约是在清代,民间俗语中开始用“宝贝”来称呼心爱之人,多用于称呼小辈。


家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论语》

汉字身世小档案
家,在甲骨文中,会意为屋子里养了头猪。


上面是“宀”(读作mián),下面是一头猪(豕)。


在中国,有一个全世界独有的称谓,即“家国”。


该词最早出自周公之口,西周立国后,周公曾训诫群臣,说:“是人斯乃谗贼媢嫉,以不利于厥家国。”


食
君子谋道不谋食。
                 —— 《论语》

汉字身世小档案
食,甲骨文字形,是一个象形字。下面是一个食器,食器中的一点代表里面装的食物,上面是三角形的盖子。


古人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不管古今中外,“食”都是人类最重要的保障。


瓜
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
                ——《碧玉歌》

汉字身世小档案
瓜,金文字形,是一个象形字。


两边像瓜蔓,中间像果实,藤上结瓜。


朱熹说:“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其蔓不绝,至末而后大也。”


瓞读作dié,大的叫瓜,小的叫瓞,因此“瓜瓞”连用比喻子孙繁衍,相继不绝。


字
女子许嫁,笄而字。
                 ——《礼记》

汉字身世小档案
字,金文字形,可会意为在家里生孩子。


上面是屋顶,下面是小孩子。


现在我们所说的“文字”历经象形字、形声字等阶段,如同女人生孩子越来越多,这就叫“孳(zī)乳”,“文字”这个名称,也是由“字”的本义引申而来。


书
书香剑气俱寥落,虚老乾坤父母身。    ——《述怀次柴主簿》

汉字身世小档案
书,甲骨文字形,是一个会意字。


右上方是一只手,手拿着一支笔,下面表示书写的器物或载体。


“书”的本义即书写。印刷术发明之后,始有“书香”一词,


这是因为古人为了防止书中的蠹虫损坏书籍,往往在其中夹上几片叫“芸”的香草。


观
常事曰视,非常曰观。
       ——《春秋谷梁传》

汉字身世小档案
观,甲骨文字形,俨然一只耳羽竖立、有炯炯巨眼的猫头鹰。


《说文解字》:“观,谛视也。”所谓“谛视”,指非常仔细地察看,联想一下猫头鹰夜间捕食时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就明白什么叫“谛视”了。


水
以鉴取明水于月。
                      ——《周礼》

汉字身世小档案
水,甲骨文字形,中间是一道水流,两旁是水滴之形。


水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因此古人把水称作“上水”,意即第一位的饮品。


除饮用之外,水还用以祭祀,称作“玄酒”,这是水深则色黑的缘故。


本文内容选自系列丛书《汉字里的中国》(全4册)
作者:许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新周刊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本文作者

杜倩
杜倩
时刻planB准备着
MORE

评论1

渣渣灰
好棒好棒
07-13 02:02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

推荐阅读

    社会
    只有00后才能“整顿”职场?
    16点赞·0评论
    生活
    泡菜的冤屈(上)
    14点赞·0评论
    文化
    封面
    27点赞·0评论
    文化
    今日是好日
    23点赞·0评论
    文化
    原创
    编辑信箱
    33点赞·0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查看更多文章
新周刊杂志 No.613
上一篇
我们仍在使用汉字,这真的是个奇迹
文 | 李神喵
下一篇
中文打字机发明123年之后
文 | 李靖越
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商务合作公司公告加入新周刊
©2021 neweek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内容归属广东新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以商业目的使用网站内容需获许可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互联网新闻许可证
粤ICP备16113305号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681号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