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APP下载

爆款之都

佛山DRG战队: 我们的目标和梦想只有冠军
王中中
电竞梦,从来都不是玩玩而已。

佛山DRG 战队。(图/ 由被访者提供)




2023年注定是一个意义非凡的电竞大年,对中国电竞更是如此。


第19届亚运会将在杭州举办,这场体育盛会上,电子竞技首次作为正式竞赛项目登上赛事竞技台。


这时候,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好胆你就来”的热血职业选手,还要让许多青年、整座城市都感受到电竞的魅力。


2022年9月23日,佛山南海电竞在地化大会暨映月文化中心佛山DRG.GK战队主场启用仪式在佛山举行,这标志着佛山DRG.GK战队(下文简称“佛山DRG”)作战主场正式落地南海。


用“电子功夫”闯入佛山,佛山DRG战队的创始人章杨表示,对战队而言,电竞梦,从来都不是玩玩而已。


离冠军最近的位置


“我们现在的目标和梦想,是冠军!”


2023年2月10日,《王者荣耀》职业联赛(KPL)春季赛正式开始,截至2月底比赛已经进行到第二轮小组赛,佛山DRG是表现最亮眼的战队之一。


这样的佳绩,其实也是佛山DRG的一项“传统”。


KPL爱好者都知道,佛山DRG的前身GK战队,于2017年春季赛加入KPL联盟,曾在2019年春季赛取得四强的成绩。


观众把他们称为“春之GK”,意思是他们在春季赛时状态更好。


春天不是给战队“加buff”的最佳法宝,章杨说他们还有另一项秘密武器:“风水”大法。


“很凑巧,在我们战队宣布落地佛山之后,我们在不同赛季的成绩从原来的不稳定发挥,变成了逐步上升,进了四强,还拿过两次世界冠军杯亚军,甚至能在《王者荣耀》雷霆杯这样的全国级比赛中夺冠。不得不说,我们和佛山的风水还是蛮契合的。”


2020年8月,佛山DRG战队的前身GK战队正式落户佛山南海,更名“佛山GK战队”。


次年6月,他们拿下了战队的首个《王者荣耀》世界冠军杯亚军。


从此之后,佛山DRG成为了KPL联赛胜者组的常客,是外界公认的强队。


2022年12月,他们拿下了第二个世界冠军杯亚军。


“其实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们的目标和梦想都只有冠军了。”


对章杨和整个战队来说,亚军对他们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的变化,更需要的是“微调”。


“我们觉得大家已经做得很棒了,从比赛上来说(对手)对我们并非碾压式的对抗,其实我们本身是具备夺冠实力的,接下来更需要的就是继续冲一冲。”


尊重赛训团队的意见、相信俱乐部的管理专业性,在保持稳定5人的首发阵容下做一些精益求精的替补阵容提升,剩余要“微调”的,就是不遗余力地去相信赛训团队制订的计划,全力配合他们的工作。


这种自信张扬的坚定风格,也是佛山DRG战队最受欢迎的气质,一如他们的战队slogan:激流勇进破浪归。


作为养成系战队的代表,佛山DRG走的一直是血性十足、一往无前的进攻路线,就像佛山醒狮代表的百折不挠精神,“我们整体风格还是比较犀利的”。


如今佛山DRG的主场落成,无论是对于佛山来说还是对战队本身而言,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点也体现在战队风格的变更上。


“经过这一两年的打磨,我们选手已经相对成熟了。”章杨对佛山这座城市最大的感受,是“温和,但有力量”。


佛山以功夫大师闻名天下,在电竞世界里,佛山DRG也能成为这样的大师:进攻时要全力以赴,防守时也懂收敛锋芒,这样一头猛狮,无论是醒着还是沉睡,都无人敢轻易惊扰。


随着战队主场正式落地,佛山成为第八个启用俱乐部主场的城市。


KPL联赛进入电竞城市主场时代,已是大势所趋。


“当一个战队背后站着一座城市,我们更多的是多了一种有家的感觉。有了本地城市、本地年轻人的归属感,我们也背负着一座城市和年轻人对于电竞的热爱,想要为这座城市赢得荣誉。”


成为主场战队带来的使命感,也让佛山DRG的目标投向了更广阔的远方。


通往冠军的关键,大概只是一缕东风。


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也是佛山DRG真正抵达梦想的必经之路。


组图:佛山DRG 电子竞技俱乐部宣传海报。(图/ 由被访者提供)



电竞不是青春饭,而是终身大事


章杨本身就是一名爱玩游戏的90后,在上大学前,家里人同样不允许他玩游戏。


“上了大学‘天高皇帝远’,我玩起了游戏,并且爱上了电竞。”


2016年,已经大学毕业的章杨从新闻上看到大学本科可以设立电子竞技相关专业,这个信号对他来说是一针强心剂,重新入场的他成立了人人体育和GK俱乐部。


从投身电竞业伊始,章杨一直都明确一个观点:这个新兴行业需要的是多方扶持发展,只发展俱乐部是不够的。


“俱乐部可以是主体,但我其实是把它作为一个IP内容甚至一张名片去打造的。”


用电竞游戏本身的流量和热度,去赋能相关线下行业的崛起,考虑到这点,章杨希望在选择主场落地城市的同时,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佛山DRG战队早在2019年就开始和佛山政府结缘接触,但最终坚定了主场落地信心的,是章杨从沟通上“感受到了佛山政府,特别是南海区文广旅体局对电竞的热爱和对佛山DRG的信任”。


“他们对电竞是非常懂行的,而且特别务实、接地气,能从宏观角度辩证看待电竞行业发展的优、劣势,也会和我们分析具体某场赛事上我们选手的表现,他们真的会去现场观看比赛,感受电竞给年轻人带来的触动。”


当时佛山DRG最大的诉求是需要一个主场,桂城街道二话不说,直接将即将建成的映月文化中心交给他们运营,“他们可能是大湾区城市里对电竞最有感知的政府”。


随着佛山DRG主场正式落地佛山,除了名字上的冠名,对章杨来说这更意味着他们“真正意义上踏上了佛山这片土地”。


在落地仪式上,章杨公布的十年发展“醒狮筑梦计划”正是战队和城市双向奔赴的证明。


这份酝酿已久的计划,将以乡村振兴、联名产品共创等多元的互联网方式,推动佛山当地实体经济发展;也将以电竞为支点,撬动区域经济发展,撑起佛山非遗文化传承使命。


举办电竞嘉年华等大型活动,吸引本地年轻人围观参与;打造电竞酒店、电竞餐厅、电竞剧场等线下互动空间;免费授权战队IP联动本地企业,共同探索更多创造产业、商业、酒店一体化的沉浸式元宇宙街区的可能……这些,都只是计划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佛山DRG要让电竞像喝早茶一样融入佛山群众的生活,让战队的每个人都融入到佛山本地的文化生活去,成为“精神佛山人”。


章杨提及,选手们不仅要代表佛山参与文化宣传活动、公益活动,还得成为志愿者,体验不同行业的辛苦,同时也能真正去服务社会,“真正成为一名热心的佛山市民”。


“我们战队的明星选手,会去把佛山一些著名的景点、非遗全部走一遍,跟一些非遗文化传承人建立师徒关系,实现新兴文化跟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利用流量带动非遗文化推广。”


章杨很喜欢佛山功夫,他表示以后有机会一定会学习咏春拳。


赛事繁忙,选手们常常需要去往别的城市,但每次来到佛山,大家都会很兴奋,“比如说百兽就非常沉迷凤城美食,我们觉得他迟早会吃得像醒狮一样白白胖胖”。


电竞之所以被理解为“青春饭”,是因为它像万千竞技体育一样,在职选手的身体机能巅峰期通常只有短短几年。


选手退役之后的生活和未来规划,则需要俱乐部来给予支持和建议。


“一个选手退役之后有各种各样的选择,如果有适合赛训的潜质,可能会留在俱乐部;如果有直播天赋,选手本身又自带流量,那就可以发展直播事业。”


这是电竞选手退役后最常见的两种选择。


职业电竞明星选手的年薪,都在百万元级别,但相对应地,他们在电竞事业上付出的精力非常夸张,每天都在训练,“当爱好变成工作,是很枯燥的”。


这也意味着,选手退役后通常都会有一笔不小的存款,“毕竟在役选手没什么花钱机会”。


如果电竞的线下行业可以发展起来,章杨希望通过俱乐部和有创业想法的选手合作,向选手提供相应的机会与支持。


而当电竞选手成为一座城市的市民、有了不可替代的归属感,他们未来数十年的生活,自然会和这个地方产生更深厚的联结,诞生无限可能。


2022年起,KPL联赛将秋季赛取消,并将比赛月份改为2—5月举办春季赛、6—8月举办夏季赛。


在即将到来的夏日,佛山将迎来2023年KPL夏季赛的举办和更多电竞潮流文化的落地。


“咏”春之后,炽热的盛夏正在等待佛山DRG在这座城市掀起新一场狂欢。


在散步、饮茶的闲散生活之外,懂“电子功夫”的“叶师傅”站上了新的擂台。




新佛山人之

“一小时生活圈”,留住港澳人才
叶兴华,工合空间创始人 



 

从香港出发,乘坐广深港列车,四十多分钟后抵达广州南站,再驱车十几分钟,便可来到位于佛山南海三山的工合空间。


沿着这条轨迹,香港的年轻人,寻到了创业的落脚点。香港青年叶兴华是工合空间创始人,这条轨迹见证了他的打拼经历。


2008年,叶兴华从广州暨南大学广告学专业毕业,回到香港创业,但因高昂的租金、人力成本以及缺乏资源对接平台,第一次创业成绩不如人意。


在朋友邀请下,他把目光投向内地。2015年年底,叶兴华出席“首届香港国际创客节”。


望着台下的商界精英,他突然看见了打通粤港澳大湾区资源的图景——背靠港澳,面向内地,他想做这样一个联系人,把港澳人才、技术和资金资源,与内地的市场、产业连接起来,帮助像他一样有创业想法,但是没有资源的“草根”青年从0到1开始创业,工合空间的雏形在他脑子里显现。


工合空间位于佛山南海三山基地,1800平方米。从空间往外走,辽阔舒适。


接受《新周刊》采访时,叶兴华正与几位创业的女孩洽谈。


“港澳青年到内地发展不是单纯找工作那么简单,他们来到内地,想去什么城市、所在行业是做机器人的还是生物科技的、社保怎么缴纳、子女入学怎么安排、租房购房要满足什么条件,这些都需要资源连接。”


叶兴华认为,只有把方方面面都顾及到了,才能让港澳人才在内地有实实在在的归属感,才称得上真正的粤港澳大湾区融合。


当初之所以选佛山,除了当地政府给予的支持和扶助,也因为佛山在香港的“一小时生活圈”里,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平价的生活成本。


叶兴华已在佛山定居7年,工作之余,他喜欢给来自港澳的朋友推荐佛山美食,而他自己,是一位双皮奶爱好者。


他说:“香港很忙碌,节奏快,物价高。作为一个两地跑的青年,我很幸运,在忙碌中找到一方天地。”

(图/阿灿  文/刘车仔)


新周刊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本文作者

王中中
王中中
观察人类,偶尔也被人观察
MORE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

推荐阅读

    生活
    原创
    做个“味道正确”的人?
    18点赞·0评论
    生活
    原创
    有人陪伴的隐居
    24点赞·0评论
    文化
    原创
    阿乙:赶在一切消逝前写作
    32点赞·0评论
    生活
    原创
    喀什游记
    30点赞·0评论
    生活
    原创
    年轻人在玩一种很新的理财:提前还贷
    21点赞·0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查看更多文章
新周刊杂志 No.631
上一篇
大湾区最“潮”的地方,我提名佛山
文 | 张珍祯
下一篇
别不承认,瓷砖比你懂潮流
文 | 颖宝
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商务合作公司公告加入新周刊
©2021 neweek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内容归属广东新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以商业目的使用网站内容需获许可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互联网新闻许可证
粤ICP备16113305号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681号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