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V世代

2020年第5期 | 总第558期

internet-crusader-3.jpg

图像小说《网络十字军》(Internet Crusader)内页,由漫画家乔治·怀尔索尔创作。故事讲述少年“BSKskater191”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捣破邪教统治世界的阴谋。



网络世界生而自由,但同时又处在现实的枷锁之中。


去中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每个人都可以成名15分钟”,更细分的超级个体立于浪潮之巅。科技专栏作家尼古拉斯·卡尔声讨“谷歌把我们变傻”言犹在耳,移动互联网又将新的趋势抛在我们眼前。


毋庸置疑,网络早已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过去,人们总想象网络技术的磅礴力量将为社会开创一个更澎湃的未来;现在,人们已习惯以审慎保守的态度感知这场技术和现实的野蛮角力。


人们寄予社交网络的乌托邦式浪漫在现实面前被一一刺破,“脸书效应”因假新闻、数据隐私等问题而身陷囹圄,“围观改变中国”的微博也从中国最广泛的网络舆论场转变为娱乐圈的第二现场。


在小V时代的语境下,当代生活无处不是景观。人人都是忙于展演自己生活的演员和观众,各种直播、视频都是我们填充精神娱乐需求的快消品。


如果仔细辨别电视购物和李佳琦式直播带货的区别,我们会发现,前者是在一个基本的剧本里循环叫卖,后者则是将每件商品的展示、卖点、价格压缩在有限时间内,最大化营销效果。


不要铺垫,直接高潮,夸张的行为更能吸引眼球,激进的话语更能获得信徒。短浅的情绪磨平全面的思考:双击、点赞、666;拉黑、傻叉、举报了。这是小V时代的众声喧哗。


让·鲍德里亚说符号与信息的激增让意义内爆为没有内容的噪音,卡尔·波普尔的回答则更为直接:“任何时候,我们都是被关进自己认知框架的囚徒。”同一套话语也可能是不同社群彼此指责的武器。


新技术产品的出现,并不天然地意味着社会的进步或启蒙,它也可能滋长保守甚至偏激的思想观念。因此,比起某个新个体的崛起,更重要的是支撑他/她输出的价值观的崛起。


但现实是,社会持续形成互相隔离的物理社群,社交网络和算法程序的订阅推送又进一步加剧了虚拟社群“圈地自萌”的分裂。对不同社群而言,同一桩新闻在他们眼中的呈现,可能截然不同、黑白分明。


科普博主@李子李子短信 形容:“我们在网上说的每一句话、炒的每一件事、表达的每一个想法,都会乘着社交网络跳动的时间线,汇集到一个个‘自媒体’那儿,然后再通过时间线返还到我们屏幕前。


当所有人都习惯于从自己的位置发言时,真假、对错之分便无足轻重。用户画像、数据分析、行为建模被用于建立引发情绪共鸣的方法论,每一个热点被包装成令人瞠目结舌的口号或标题。


必须表达激烈,必须情绪高昂,这才是打开一件事情的最佳方式。哪怕看遍了千百种不同角度,我们最终都只会确信符合自己观点的事实。每个人所看到的内容不是思考的选择,而是投喂的结果。


小V崛起的状态变得随机,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人追捧的幸运儿。去中心化挑战信息流动中最悬殊的权力落差,也降低了马克斯·韦伯口中的“卡里斯玛型权威”在当下数字化生活里的权重。


小V崛起的原因不在于他/她是否拥有非凡的魅力,而在于他/她是否传递了某个社群的声音。它要求小V与社群用户达成更深入的互动和沟通,从而形成更紧密的联结。


然而,这种联结不在乎事实和思辨,只在乎共场和共情。由此,公共舆论场可能有滑向狂热的危险,并在社交网络的土壤中滋长种种谣言和诸如“地平说”“共济会”等阴谋论。


众声喧哗的世界不提供结论。每个我们反对的声音,都可能是我们的点赞、转发、阅读造成的。翁贝托·艾柯也表达过对这种危险的担忧:“网络既提供一切,又迫使我们实行过滤,不是通过文化的中介,而是通过我们各自的领头人。我们从此冒着同时拥有60亿部百科全书的风险,这必然阻碍一切共识的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选自:《新周刊》第558期“小V世代


558小封面.jpg



阅读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