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休息

2025年第9期 | 总第682期

“我就是停不下来!”


为了过上“美好而积极进取的生活”,当代人努力工作,也努力塞满工作之外的时间。体面的爱好总得有一两个吧,说“自己最大的爱好是睡觉”会显得很不上进;各种热梗、热歌、热剧、热书总得略知一二吧,因为你可以宅,但不应该是跟时代脱节的“废宅”;网红城市和网红去处总得去打个卡吧,不然你的节假日就是干巴巴的“今日无事发生”,都没有发朋友圈的价值……


将工作外的时间称为休闲也好、休息也好,在功绩主义的调教下,人们甚至像完成工作KPI那样去规划这些时段。实际上,这叫“假装休息”,与真正的闲暇——也就是德国哲学家约瑟夫·皮珀所定义的“一种精神的现象、一种灵魂的状态”——毫无关联。


皮珀指出,闲暇的态度不是干预,而是自我开放;闲暇也不是攫取,而是释放。“我们唯有能够处于真正的闲暇状态,通往‘自由的大门’才会为我们敞开,我们也才能够脱离‘隐藏的焦虑’之束缚。”


这种“隐藏的焦虑”,并没有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而有所舒缓,反而愈演愈烈。最明显的例子就是,24小时随时在线的状况,让白天与黑夜、公共与私人、工作与休息的界限消弭。


你不需要时刻证明自己“有用”,也不需要标榜自己有“松弛感”。你所需要做的,就是遵从你的身体和内心,累了就去休息。甚至,你可以宣布,自己不再沉迷于优化的、成功的人生,而认为“休息是为了更好地活着”,是为了“人之为人”的体验。


学会休息,是现代人需要面对的一门必修课。

阅读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