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新山民

2025年第18期 | 总第691期

山居的日子不需要“社会时钟”,只需顺应自然的节律。(图 / 春沐源)


越来越多人正在转身向山里走去,到山谷和森林里,探索属于新山民的生活。


这是一种新的山居方式。人们置身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意之中,休憩、行走、泛舟、读书、聆听一场山谷音乐会、在诗之礼堂欣赏一幅画,一切融入自然,尊重自然。


生命有了更多的颜色。植物不同层次的绿,炙热的太阳铺下满山金色,清冷的月亮泻下一地银光,自由流淌的溪流映着天空的蓝,建筑掩映其间,无论是饱和度低的暖色,还是清水混凝土的冷灰色,都与周遭的自然相得益彰。


时间对人的单向度束缚消失了,新山民向大地上的生灵学习,人生有了不同的方向与内涵,汇成多声部和谐共奏的生活交响曲。就像作家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对山居的感受,“山里没有日历,只有变化莫测的光和云,那是混沌中的完美,交错中的辉煌”。


新的生活理想逐渐有了清晰的模样。它植根于东方人对山川的热爱,将可持续作为方法,以世界艺术塑造人文社区和精神空间。安藤忠雄为新山民设计的“青苹果”,与梭罗笔下的野苹果遥相呼应,是“一种内心隐藏的甜美,一种与自然的亲情,一种个人精神之喜悦”。


成为新山民,人在山谷中和天空下变小了,内心却变大了。于是,在大自然里,在艺术里,我们重新把世界找回来了;生活也回来了,原来远方即附近,附近亦有远方。

阅读完整文章